0%

选择的自由

刺激与回应

我们的行为都可以总结为“刺激与回应”,参考巴甫洛夫实验。

“刺激”作为外部环境,多属于不可控的范围,而“回应”多属于我们可控范围。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于回应的选择,我们多是处于本我的控制下,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进行回应。

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Imagination)”,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Conscience)”,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 “独立意志(Independent Will)”,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对于回应的选择,我们在上面四个方面都是自由的。面对刺激的时候,我们不该放弃选择的机会,让“本我”来回应,而应该积极主动的以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回应。例:说话过脑子。


影响圈和关注圈

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事务,这些就可以纳入关注圈。关注圈里的事务,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不行,前者属于”影响圈”的范围。

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
  •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
  • 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

对于这三类问题,积极主动的人都是由影响圈着手,加以解决。从心理学上说,经常把失败的不可控因素归因到自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从而会让人更加的消极被动。


践行

有选择就有结果,如果选择错误,积极主动的承认,并改正。

从影响力的中心去工作,积极扩大它。
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这是影响圈的核心。

相关文章

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与班级一字之差,却具有不同的意义。
简单来说,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式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 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 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 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 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 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 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 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 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

  • 课堂情境结构
  • 课堂教学结构
  • 教学过程规划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划
  2.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 做好课堂监控
  4.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的因素

  1. 适应不良
  2. 厌烦
  3. 挫折与紧张
  4. 寻求注意与地位
  5. 过度活动
  6. 性别差异

教师的因素

  1. 要求不当
  2. 滥用惩罚手段
  3. 都是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环境的因素

  1. 家庭因素
  2. 大众媒体
  3. 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 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
  2.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 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 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 协调同伴关系
  7. 与家长合作

课外活动的意义

  1. 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 课外活动是对表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 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 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

班级课外活动内容

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他班级活动: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或智力竞赛,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或参观等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 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 思想道德素质
  • 专业素质
  • 身心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

  • 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 组织好班集体活动
  •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作好学校基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 充分了解学生
  2. 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3. 做发个别教育工作
  4.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是控制情绪,学着冷静。
  • 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 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四、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教师成长心理

教师成长历程

  1. 关注生存阶段
  2. 关注情境阶段
  3. 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素养。

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实践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能积极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 教师热爱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 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 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 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要与这些需要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 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 组织有效的干预
  3.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道德意志是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一个人只有在产生了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才会以情感为指导产生强烈的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而非道德意志。

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否一致: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
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一、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 开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2.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3.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 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二、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条件:

  1. 家庭教养方式
  2. 社会风气
  3. 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2. 态度定势
  3. 道德认识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 有效的说服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利用群体约定
  4.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 价值辨析,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

  • 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
  • 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德育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丢弃。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
  2. 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3.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1.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 理想和传统教育
  3. 集体主义教育
  4. 劳动教育
  5. 纪律和法制教育
  6.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生命教育

含义: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
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的意义

  1. 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2.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3.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4. 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所有教学活动中。
主要采用六条途径来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 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2. 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
  3. 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
  4. 老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
  5. 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
    总之,在探索生命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各条途径的作用,有机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教育支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1. 生命教育
  2. 生活教育
  3. 生存教育
  4. 安全教育
  5. 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中学德育过程概念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式,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到方面和谐发展。

中学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导向性原则:

含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

含义:是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含义: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1. 爱护、尊重和依赖学生
  2.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教育的一致必与连续性原则:

含义: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1.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 要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本位一体”德育网络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

  1.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中学德育的途径:

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

  1.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 社会实践活动
  3. 课外、校外活动
  4.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 班主作工作

中学德育方法:

  1. 说服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
  3. 陶冶教育法
  4. 实践锻炼法
  5. 品德修养指导法
  6. 品德评价法

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应注意几点

  1. 要注意说服的时机,有针对性
  2. 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3. 要做好引导总结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 德育目标
  2. 德育内容
  3.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式。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无惦理疾病,
  • 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适中
  3. 意志品质健全
  4. 人格稳定协调
  5. 自我意识正确
  6. 人际关系和谐
  7. 社会适应良好
  8.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

  1. 自我概念发展问题
  2. 人际交往问题
  3. 学业发展问题

二、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

  1. 抑郁症
  2. 恐惧症
  3. 焦虑症
  4. 强迫症
  5. 网络成瘾

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

  1. 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
  2. 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5. 开展面向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开展小组辅导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心理辅导内容

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 强化法
  2. 系统脱敏法
  3. 认知疗法
  4. 来访者中心疗法
  5. 理发-情绪

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

  1. 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 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 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 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 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适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 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
  3. 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5. 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主导地位。

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1.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速度日趋成熟
  2.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等到的应用能力上
  3. 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 爆发性和冲动性
  2.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 外露性和内隐性
  4. 心境化和持久性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 中学生应当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 培养中学生对立正确的人生观
  3. 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体魄
  4. 培养中学生的幽默感5、培养中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 教会学生开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

气质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质 强、不平衡 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黏液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 弱型(抑郁型) 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悉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认知风格

  1.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2. 冲动型-深思型
  3. 同时-继时型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
  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因素
  4. 学校教育因素
  5. 个人主观因素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2. 进行人格素质的综合教育
  3. 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 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 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理论特点

  1. 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把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 口腔期:从出生至12-18个月左右
  2. 肛门期:大约从12-18个月至3岁左右
  3. 性器期:大约从3岁至5岁
  4. 潜伏期:大约从5岁到12岁
  5. 生殖期:大约从12岁至成年。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 第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 第二阶段:18个月-3岁是儿童早期,这一时期的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 第三阶段:3-6、7岁是学前期限,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 第四阶段:6、7-12岁是学龄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第五阶段:12-18岁是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 第六阶段:18-25岁是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 第七阶段:25-50岁是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繁殖感受对停滞感,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 第八阶段:50岁以后是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 过渡性
  2. 闭锁性
  3. 社会性
  4. 动荡性

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1. 加强教育,理解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 更新观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 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感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注意就容易分散,工作也难以进行下去;
如要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和。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参与

  • 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
  •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以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遗忘: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信息加工观点)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 前运算阶段(2-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问题的特征
  2. 已有的知识经验
  3. 定势
  4. 功能固着
  5. 原型启发
  6. 动机的强度。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定势:即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定势的影响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解决相似或相、定势有助于人对问题的适应,从而能提高反应和解题的速度。对于变化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用,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 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3. 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动机强弃越高,学习效率越佳。

学习动机的理论

行为强化理论——巴浦洛夫、斯金纳

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达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因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成就动机理论

个体成就动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高成就动机者有追求成功的倾向,往往选择有50%成功机率的任务。避免失败者往往会选择最简单或最难的任务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行为结果的归因

习得性无助

一个总是把失几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指人们对自己的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1. 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 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3. 有助于从特定的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 设置榜样
  •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5.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学习迁移对新知识、新技能原学习作用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 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 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 精选教材
    •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认知策略是,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 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 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饿猫逃出迷笼实验
  •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试条件作用理论——条件反射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迷箱实验

强化

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惩罚

当有机体做了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意义学习条件

  1.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知识观

  1.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 知识并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处处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

第一节 教学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英国的洛克、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 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
  2. 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知识的掌握在教育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
  3. 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一定的训练,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

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德国的赫尔巴特、英国的斯宾塞

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 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
  2. 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教育不在于重视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作用,或知识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而是重视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曾考单选、简答)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经验积累的偏向。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
  4.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1.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第三节 教学实施(重要)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作简答备考)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 备课

1. 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

  • 首先,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 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应当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 最后,要全面考虑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2. 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后面的各个工作环节。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

  1. 构建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
  2. 确定知识点。
  3. 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 备学生

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基本特征为前提。分析学生特征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 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
  2. 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
  3.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4. 备教师

  • 教育教学理念;
  • 教育与学习理论知识的储备;
  • 语言表达能力;
  • 教学研究能力;
  • 媒体应用能力;
  • 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

5. 备教学资源

6. 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7. 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

8. 确定教学的操作步骤

(二) 上课

  1. 课的类型与结构

    1. 课的类型
      根据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 课的结构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3. 一堂好课的标准(作简答题备考)

    1. 目标明确
    2. 重点突出
    3. 内容正确
    4. 方法得当
    5. 表达清晰
    6. 组织严密
    7. 气氛热烈

(三) 布置和检查作业(了解)

  1. 课外作业的形式

    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问答,各种书面作业和各种实际作业。

  2.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第一,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第二,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第三,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3. 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 课外辅导

辅导的方式:

  • 指导学生课外作业;
  • 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
  • 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
  • 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

(五)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分析评价教师上课的效果。
  2.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
  3. 衡量测验目的的质量指标:

    信度(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效度(指测验能准确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难度与区分度。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其应用(重点,必须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1.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中外思想家对直观性原则的描述

荀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捷]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他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苏]乌申斯基

指出了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性,他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 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发扬教学民主

体现启发性原则的著名观点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看,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运用要求:

  1.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 在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5.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6.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4. 循序渐进原则

该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体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用要求:

  1.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 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示例:《学记》:“学不躐[逾越]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5. 因材施教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的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运用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知道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动机强度等,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个性特点,认识能力,兴趣爱好等。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学懂会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处理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关系。

运用要求

  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学在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要求

  1.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8. 量力性原则

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根据这一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贯彻量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 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同时,也要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教学原则记忆诗

直观启发巩固性,因材系统又量力。
理论一定联实际,科学思想要统一。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常以单选考察)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并促进学生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 第一,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 第二, 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 第三, 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2. 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 第一,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 第二,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 第三, 要善于启发诱导;
  • 第四, 要做好归纳、小结。

3.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包括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 第一, 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 第二,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第三, 加强评价和辅导;
  • 第四, 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 讨论法(考到的可能比较大)

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 第一,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 第二, 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 第三, 做好讨论小结。

5. 演示法(常考点)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的基本要求

  • 第一, 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 第二,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 第三, 讲究演示的方法。
    此外,要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中进行综合分析。

6. 参观法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8. 实验法(常考点)

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9. 实习作业法(常考点)

又名实习法,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0. 情境教学法(常考点)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或创设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方法。
情境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

11. 发现法(常考点)

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
  • 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研究和作业为主,教师进行必要指导。

教学组织形式(高频考点)

(一) 个别教学制(掌握)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制。

  • 优点:最显著的优点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具有针对性。
  • 缺点: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有限。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

(二) 班级授课制(掌握)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三) 分组教学制(掌握)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和学生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 外部分组: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 内部分组: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

(四) 设计教学法(了解)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五) 道尔顿制(掌握)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在课上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将学习内容分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按月订立“学习工约”﹐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学生做某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掌握学习的速度和时间﹐并可与教师和同学研究讨论﹐ 学生完成本月的工约﹐须经教师考试﹐及格后才能学习下一个月的工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

(六) 特朗普制(掌握)(考到的可能性较大)

特朗普制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大班上课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
小班研究是把大班的学生分成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
个别教学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七)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


第四节 教学评价(以单选为主)

教学评价的分类

(一)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可能考的知识点)

1. 配置性评价

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通常是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面谈。

3. 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是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定。

(二)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掌握)

1. 常模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学生所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尽量对所有学生都有较强的鉴别力和区分度。目的是为了测得学生所在团体中的相对水平。

2. 标准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是用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测验。测验将个人分数与特定的标准相比较,评价学生是否合格,而不考虑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故常用绝对评分方式记分。如我国高中会考及老师自编测验。利用它可具体了解学生对某单元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课程的作用

课程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2. 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3. 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4. 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 学科中心课程论(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 活动中心课程论 —— 杜威、克伯屈
  • 社会中心课程论 —— 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金蒂斯·布厄迪(批判理论)

课程目标的特征

  1. 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 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 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 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 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课程目标
  6. 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课程计划

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指导性文件。

主要内容 —— 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课程标准

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这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教材

作用

  1.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都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 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课程开发

概念

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期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的要求,受一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则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
  2.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4. 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

目标模式

拉尔夫.泰勒 过程模式
斯腾豪 情境模式
劳顿(文化分析理论)

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新课程改革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话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状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本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一、教育的属性(出现五道真题,两道本质属性,三道社会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性)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选择)

  1. 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 历史性
  3. 继承性
  4. 相对独立性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1. 教育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二、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重点)

  • 孔子《论语》
  • 强调后天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 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符合礼制,即为仁)
  • 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 重视因材施教。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
  • 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的教育思想(重点)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教育思想

  • 教育原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尊师敬道”“启发教学”。
  • 教育与政治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藏息相辅(讲解教育原则,即不能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要与个人的理解相结合才能消化知识)
  • 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就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
  • 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这个点经常考)

墨子的教育思想(了解)

  • 主张“兼爱”(每个人都毫无分别地爱一切人)“非攻”(反对战争,注重防御)
  • 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 获取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 教育目的:培养“贤士”“兼士”“义侠”

老庄学派的教育思想(了解)

  • 代表作 《道德经》
  • 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

主要思想

  • “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无为”: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
  •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三、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 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 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 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课程体系。
  • 柏拉图还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 教育是国家的事务,教育应由国家管理;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公民。
  •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开创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先河。
  • 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 代表著作:《政治学》

昆体良(高频考点)

  • 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 古代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西方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教育》)。

四、西方近代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高频考点)

  • “教育学之父”
  • 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 《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 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卢梭及其《爱弥儿》

  • 教育基础:性善论
  • 教育分类: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与自然的教育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教育核心:“儿童是教育的主体”
  • 教育著作:《爱弥儿》

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高频考点)

  • 《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传统教育”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 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洛克及其《教育漫话》

  • 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 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 代表著作:《教育漫话》

杜威及其《民主主义与教育》(高频考点)

  •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 教育方法:“在做中学”。
  • “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困难;验证假设。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凯洛夫: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五、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 个身身心发展阶段性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段。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
  2. 环境
  3. 个体主观能动性
  4.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让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义务教育

概念

是指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
(强制性,又称义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动作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是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工作的体制”等到一系列制度。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 素质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 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30岁,你必须要面对三大问题:

第一,能否担起家庭与责任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

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你的能力与年龄是否匹配

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
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是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你是否构建与提升了知识结构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我建议你做两件事。

第一件,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异类》中说: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4岁的时候,他接触到了第一把小提琴,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并且,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34岁就成了世界顶级小提琴家。
文格罗夫说:“我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

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

根据我们的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建议你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学会做人。

我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

1. 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

2. 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了。

我们问他:

“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

“没有。”

“从来没有吗?”

“从来没有。”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

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就等于退步了。

3. 树立职业化精神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

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4. 要有强大的内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稣,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

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准备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NO.1 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NO.2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

NO.3 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

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